星期五, 2024-03-29, 1:41 PM
Welcome Guest | RSS
Main » 2009 » 九月 » 27
... 阅读全文 »
Views: 663 | Added by: laodie | Date: 2009-09-28 | Comments (0)

林泉高致集【北宋】 郭煕 撰 

 
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山水訓
         畫意
         畫訣
         畫題
         畫格拾遺
         畫記
         四庫全書総目提要

 

〖山水訓〗

 君子之所以愛夫山水者,其旨安在?
 邱園,養素所常處也;
 泉石,嘯傲所常樂也;
 漁樵,隱逸所常適也;
 猿鶴,飛鳴所常親也。
 塵囂缰[糸僵]鎖,此人情所常厭也。
 烟霞仙聖,此人情所常願而不得見也。
 直以太平盛日,君親之心兩隆,苟潔一身出處,節義斯系,豈仁人高蹈遠引,爲離世絶俗之行,而必與箕穎埓素黄綺同芳哉!
 白駒之詩,紫芝之咏,皆不得已而長往者也。
 然則林泉之志,烟霞之侶,夢寐在焉,耳目斷絶,今得妙手鬱然出之,
 不下堂筵,坐窮泉壑,猿声鳥啼依約在耳,山光水色湟[水晃]漾奪目,斯豈不快人意,實獲我心哉,
 此世之所以貴夫畫山水之本意也。
 不此之主而輕心臨之,豈不蕪雜神觀,溷濁清風也哉!
 畫山水有體,鋪舒爲宏圖而無餘,消縮爲小景而不少。
 看山水亦有體,以林泉之心臨之則價高,以矯侈之目臨之則價低。
 
 山水,大物也。人之看者,須遠而 ... 阅读全文 »
Views: 632 | Added by: laodie | Date: 2009-09-28 | Comments (0)

清 王原祁 雨窗漫筆
論畫十則

1.六法
古人論之詳矣。但恐後學,拘局成見,未發心裁,疑義意揣,翻成邪僻。
今將經營位置、筆墨設色大意,就先奉常所傳,及愚見,言之以識甘苦後有所得當随筆録制出。

2.明末畫中有習氣悪派
以浙派爲最至。呉門雲間大家如文沈,宗匠如董,贋本溷淆,以訛傳訛,竟成流弊,廣陵、白下,其悪習與浙派無異。有志筆墨者切須戒之。

3.意在筆先爲畫中要訣
作畫於搦管時,須要安閑恬適,掃盡俗腸。默對素幅,凝神靜氣,看高下,審左右,幅内幅外,來路去路,胸有成竹,然後濡毫吮墨。
先定気勢,次分間架,次布疎密,次別濃淡。轉換敲撃,東呼西應,自然水到渠成,天然湊拍,其爲淋漓盡致無疑矣。
若毫無定見,利名心急,惟取悦人,布立樹石,逐塊堆砌,扭[手丑]捏満幅,意味索然,便爲俗筆。
今人不知畫理。但取形似,
筆肥墨濃者,謂之渾厚。
筆痩墨淡者,謂之高逸。
色艶筆嫩者,謂之明秀。
而抑知皆非也。總之,
古人位置緊而筆墨鬆,
今人位置[人解]而筆墨結。
於此留心,則甜邪俗頼不去而自去矣。

4.畫中龍脈、開合、起伏
古法雖備,未經標出。石谷闡明,後學知所衿式。然愚意,以爲不參體、用二字,學者終無入手處。
龍脈爲畫中氣勢源頭。有斜有正,有渾有碎,有斷有續,有隠有現,謂之體也。
開合從高至下,賓主歴然。有時結聚,有時澹蕩,峰回路轉,雲合水分,倶從此出。
起伏由近及遠,向背分明,有時高聳,有時平修,欹側照應,山頭巾腹,山足銖兩。
悉稱者謂之用也。
若知有龍脈而不辨開合起伏,必至拘索失勢。
知有開合起伏而不本龍脈,是謂顧子失母。
故強扭[手丑]龍脈則生病。
開合偪[人幅]塞浅露則生病。
起伏呆重漏缺則生病。
且通幅有開合分股中亦有開合。
通幅有起伏分股中有起伏。
尤妙在過接映帯間,制其有餘補,其不足,使龍之斜正渾砕隠現斷續,活溌溌地,於其中方爲眞畫如能從此参透,則小塊積成大塊,焉有不臻妙境者乎。

5.作畫但須顧氣勢輪廓
不必求好景,亦不必拘舊稿。
若於開合起伏得法,輪廊氣勢已合,則脈絡頓挫轉折處,天然妙景自出, ... 阅读全文 »
Views: 580 | Added by: laodie | Date: 2009-09-28 | Comments (0)

卷二 画诀

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,树如屈铁,山似画沙,绝去甜俗蹊径,乃为士气。不尔,纵俨然及格,已落画师魔界,不复可扌求药矣。若能解脱绳束,便是透网鳞也。
画家六法,一气韵生动。气韵不可学,此生而知之,自有天授,然亦有学得处。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胸中脱去尘浊,自然丘壑内营,立成鄄鄂。 随手写出,皆为山水传神矣。李成惜墨如金,王洽泼墨沈成画。夫学画者,每念惜墨泼墨四字。于六法三品,思过半矣。
古人论画有云:“下笔便有凹凸之形。”此最悬解。吾以此悟高出历代处,虽不能至,庶几效之,得其百一,便足自老以游丘壑间矣。
气霁地表,云敛天末。洞庭始波,木叶微脱。春草碧色,春水绿波。送君南浦,伤如之何。四更山吐月,残夜水明楼。海风吹不断,江月照还空。宋画院各有试目,思陵尝自出新意,以品画师。余欲以此数则,徵名手图小景,然少陵无人,谪仙死。文沈之后,广陵散绝矣,奈何?
潘子辈学余画,视余更工,然皴法三昧,不可与语也。画有六法,若其气韵必在生知,转工转远。
画中山水,位置皴法,皆各有门庭,不可相通。惟树木则不然,虽李成、董源、范宽、郭熙、赵大年、赵千里、马夏、李唐,上自荆关,下逮黄子久、吴仲圭辈,皆可通用也。或曰:须自成一家。此殊不然,如柳则赵千里;松则马和之;枯树则李成,此千古不易。虽复变之,不离本源,岂有舍古法而独创者乎?倪云林亦出自郭熙、李成,少加柔隽耳,如赵文敏则极得此意。盖萃古人之美于树木,不在石上着力,而石自秀润矣。今欲重临古人树木一册,以为奚囊。 古人画,不从一边生去。今则失此意,故无八面玲珑之巧,但能分能合。而皴法足以发之,是了手时事也。其次,须明虚实。实者,各段中用笔之详略也。有详处必要有略处,实虚互用。疏则不深邃,密则不风韵,但审虚实,以意取之,画自奇矣。
凡画山水,须明分合。分笔乃大纲宗也。有一幅之分,有一段之分,于此了然,则画道过半矣。
树头要转,而枝不可繁;枝头要敛,不可放;树梢要放,不可紧。画树之法,须专以转折为主。每一动笔,便想转折处。如写字之于转笔用力,更不可往而不收。树有四肢,谓四面皆可作枝着叶也,但画一尺树,更不可令有半寸之直,须笔笔转去。此秘诀也。画须先工树木,但四面有枝为难耳。山不必多,以简为贵。 作云林画,须用侧笔,有轻有重,不得用圆笔。其佳处 ... 阅读全文 »
Views: 612 | Added by: laodie | Date: 2009-09-28 | Comments (0)

 ◎跋自书
○临官奴帖后 右军官奴帖事五斗米,道上章语也。已卯秋,余试留都,见真迹。盖唐冷金笺摹者,为阁笔,不书者三年。此帖后归娄江王元美。予于已丑询之王澹生,则已赠新都许少保矣。此帖类禊叙,因背临及之。

○临洛神赋后 大令洛神赋真迹,元时犹在赵子昂家。今虽宋榻,不复见矣。今日写此四行,亦唐摹冷金旧迹。余见之李项氏,遂师其意,试朝鲜鼠须笔。

○书罗语题尾 乐志论,与罗氏此篇,实山居之人所自宽语。余数书之,亦如归去来词,以志吾乐耳。

 ○书乐志论题尾 余在梁溪,见徐季海书《道德经》。评者谓子瞻似之,非也。子瞻多偃笔,季海藏锋。正书欲透纸背,安得同论。此书颇似之。

 ○书酒德颂题尾 伯伦善闭关,虽沉湎,自有韬世之致。故得与嵇阮辈并称。余饮不能三酌,而书此颂,又自笑也。

 ○临颜平原诰书后 唐世官诰,皆出善书名公之手。鲁公为礼部尚书,犹耆朱巨川诰。如近世之埋志,非籍手宗匠,以为孝慈不足。其重如此,国朝制诰,乃使中书舍人为之写轴。而书法一本沈度姜立纲,何能传后?予两掌制词,及先太史诏。欲自书之,忽有非时之命,持节长沙封吉藩。颁诰之时,王程于迈,不获从鲁公自书之例。临颜帖,为之怃然。

 ○临颜书后 颜清臣书,深得蔡中郎石经遗意。后之学颜者,以觚棱斩截为入门,所谓不参活句者也。余此书,窃附鲁男子学柳下惠之意。

 ○临天马赋书后 襄阳书天马赋,余所见已四本。一为擘窠大字,后题云“为平海大师书”。

 ○临洛神赋书后 乐毅论乃扇书,后人又以为右军自书刻石。梁世所摹,与唐摹字形各异。淳熙秘阁,梁摹本也。予家戏鸿堂帖,唐摹本也。又有一本唐摹,在长安李氏,曾属余跋,亦有文寿承跋。盖贞观中,太宗命褚遂良等,摹六本赐魏征诸臣。此六本,自唐至今,余犹及见,其二恨梁摹白麻纸真迹,为新都吴生所有,余亦不甚临乐毅论,每以大令十三行洛神赋为宗极耳。

 ○临像赞题后 柳诚悬小书玄真护命经,不知其所自。因临画像赞,知诚悬用其笔意,小加劲耳。唐人书无不出于二王,但能脱去临仿之迹,故称名家。世人但学兰亭面,谁得其皮与其骨?凡临书者,不可不知此语。

&n ... 阅读全文 »
Views: 455 | Added by: laodie | Date: 2009-09-28 | Comments (0)

●卷一

○论用笔


米海岳书,无垂不缩,无往不收。此八字真言,无等之咒也。然须结字得势,海岳自谓集古字,盖于结字最留意。比其晚年,始自出新意耳。学米书者,惟吴琚绝肖。黄华樗寮,一支半节。虽虎儿亦不似也。
作书所最忌者,位置等匀。且如一字中,须有收有放,有精神相挽处。王大令之书,从无左右并头者。右军如凤翥鸾翔,似奇反正。米元章谓:“大年千文,观其有偏侧之势,出二王外。”此皆言布置不当平匀,当长短错综,疏密相间也。 作书之法,在能放纵,又能攒捉。每一字中,失此两窍,便如昼夜独行,全是魔道矣。余尝题永师千文后曰:作书须提得笔起。自为起,自为结,不可信笔。后代人作书,皆信笔耳。信笔二字,最当玩味。吾所云须悬腕,须正锋者,皆为破信笔之病也。东坡书,笔俱重落。米襄阳谓之画字,此言有信笔处耳。
笔画中须直,不得轻易偏软。 捉笔时,须定宗旨。若泛泛涂抹,书道不成形像。用笔使人望而知其为某书,不嫌说定法也。 作书最要泯没棱痕,不使笔笔在ㄌ素成板刻样。东坡诗论书法云:“天真烂漫是吾师。”此一句,丹髓也。
书道只在“巧妙”二字,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。 颜平原,屋漏痕,折钗股,谓欲藏锋。后人遂以墨猪当之,皆成偃笔。痴人前不得说梦。欲知屋漏痕、折钗股,于圆熟求之,未可朝执笔,而暮合辙也。
乐山看经曰:“图取遮眼,若汝曹看牛皮也须穿。”今人看古帖,皆穿牛皮之喻也。古人神气,淋漓翰墨间,妙处在随意所如,自成体势。故为作者,字如子,便不是书,谓说定法也。
予学书三十年。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,在自起、自例、自收、自束处耳。遇此□关,即右军父子亦无奈何也。转左侧右,乃右军字势。所谓迹似奇而反正者,世人不能解也。书家好观阁帖,此正是病。盖王著辈,绝不识晋唐人笔意,专得其形,故多正局。字须奇宕潇洒,时出新致,以奇为正,不主故常。此赵吴兴所未尝梦见者。惟米痴能会其趣耳。今当以王僧虔、王徽之、陶隐居大令帖几种为宗,余俱不必学。
古人作书,必不作正局。盖以奇为正。此赵吴兴所以不入晋唐门室也。兰亭非不正,其纵宕用笔处,无迹可寻。若形模相似,转去转远。柳公权云:“笔正,须喜学柳下惠者参之。”余学书三十年,见此意耳。 字之巧处,在用笔,尤在用墨。然非多见古人真迹,不足与语此窍也。 发笔处,便要提得笔起,不使其自 ... 阅读全文 »
Views: 1163 | Added by: laodie | Date: 2009-09-28 | Comments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