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2025-01-24, 7:08 AM
Welcome Guest | RSS
Main » 2009 » 九月 » 26 » 荊浩 筆法記
2:09 AM
荊浩 筆法記
荊浩 筆法記
 
 五代 荊浩 撰 
 
   太行山有洪谷,其間数畝之田,吾常耕而食之。
   有日登神鎮山四望,回迹入大岩扉,苔徑露水,怪石祥烟,疾進其處,皆古松也。中独圍大者,皮老蒼蘚,翔鱗乘空,蟠虬之勢,欲附雲漢。成林者,爽気重榮;不能者,抱節自屈。或回根出土,或偃截巨流,挂岸盤溪,披苔裂石。因驚其異,遍而賞之。
   明日携筆復就寫之,凡数万本,方如其真。
   明年春,来于石鼓岩間,遇一叟。因問,具以其来所由而答之。
   叟曰:“子知筆法乎?”
   曰:“叟,儀形野人也,豈知筆法邪?”
   叟曰:“子豈知吾所懷耶?”聞而慚駭。
   叟曰:“少年好学,終可成也。夫畫有六要:一曰気,二曰韵,三曰思,四曰景,五曰筆,六曰墨。”
   曰:“畫者,華也。但貴似得真,豈此撓矣。”
   叟曰:“不然。畫者,畫也。度物象而取其真。物之華,取其華;物之實,取其實。不可執華爲實。若不知術,苟似,可也;圖真,不可及也。”
   曰:“何以爲似?何以爲真?”
   叟曰:“似者,得其形,遺其気。真者,気質倶盛,凡気傳于華,遺于象,象之死也。”
   謝曰:“故知書畫者,名賢之所学也。耕生知其非本,玩筆取與,終無所成。慚惠受要,定畫不能。”
   叟曰:“嗜欲者,生之賊也。名賢縱樂琴書圖畫,代去雜欲。子既親善,但期終始所学,勿爲進退。
 
   圖畫之要,與子備言:
   気者,心随筆運,取象不惑。
   韵者,隱迹立形,備儀不俗。
   思者,刪拔大要,凝想形物。
   景者,制度時因,搜妙創真。
   筆者,雖依法則,運轉變通,不質不形,如飛如動。
   墨者,高低暈淡,品物淺深,文采自然,似非因筆。”
 
   復曰:“神、妙、奇、巧。
   神者,亡有所爲,任運成象。
   妙者,思經天地,万類性情,文理合儀,品物流筆。
   奇者,蕩迹不測,與真景或乖異,致其理偏,得此者亦爲有筆無思。
   巧者,雕綴小媚,假合大經,強寫文章,増邈気象,此謂實不足而華有余。
 
   “凡筆有四勢,謂筋、肉、骨、気。
   筆絶而不断,謂之筋。
    起伏成實,謂之肉。
    生死剛正,謂之骨。
    迹畫不敗,謂之気。
   故知墨大質者,失其体;色微者,敗正気;筋死者,無肉;迹断者,無筋;苟媚者,無骨。
 
   “夫病有二:一曰無形,二曰有形。
   有形病者,花木不時,屋小人大,或樹高于山,橋不登于岸,可度形之類也。是如此之病,尚可改圖。
   無形之病,気韵倶泯,物象全乖,筆墨雖行,類同死物,以斯格拙,不可刪修。
 
   “子既好寫雲林山水,須明物象之源。
   夫木之爲生,爲受其性。
   松之生也,枉而不曲遇,加密如疏,非青非翠,從微自直,萌心不低。勢既独高,枝低復偃,倒挂未墜于地下,分層似疊于林間,如君子之徳風也。有畫如飛龍蟠虬,狂生枝葉者,非松之気韵也。
   柏之生也,動而多屈,繁而不華,捧節有章,文轉随日,葉如結綫,枝似衣麻。有畫如蛇如素,心虚逆轉,亦非也。
   其有楸、桐、椿、櫟、楡、柳、桑、槐,形質皆異,其如遠思即合,一一分明也。
 
   “山水之象,気勢相生。故尖曰峰,平曰頂,圓曰巒,相連曰嶺,有穴曰岫,峻壁曰崖,崖間崖下曰岩,路通山中曰谷,不通曰峪,峪中有水曰溪,山夾水曰澗。其上峰巒雖異,其下崗嶺相連,掩映林泉,依稀遠近。夫畫山水,無此象亦非也。
   有畫流水,下筆多狂,文如断綫,無片浪高低者,亦非也。
   夫霧雲烟靄,輕重有時,勢或因風,象皆不定,須去其繁章,采其大要。先能知此是非,然后受其筆法。”
 
   曰:“自古学人,孰爲備矣?”
   叟曰:“得之者少。
   謝赫品陸之爲勝,今已難遇親踪。張僧繇所遺之圖,甚虧其理。
   夫随類賦彩,自古有能;
   如水暈墨章,興我唐代。
   故張璪員外樹石,気韵倶盛,筆墨積微;真思卓然,不貴五彩;
   曠古絶今,未之有也。麹庭與白雲尊師,気象幽妙,倶得其元,動用逸常,深不可測。
   王右丞筆墨宛麗,気韵高清,巧寫象成,亦動真思。
   李將軍理深思遠,筆迹甚精,雖巧而華,大虧墨彩。
   項容山人樹石頑澀。稜角無[足追],用墨独得玄門,用筆全無其骨,然于放逸,不失真元気象,無大創巧媚。
   呉道子筆勝于象,骨気自高,樹不言圖,亦恨無墨。
   陳員外及僧道芬以下,粗升凡俗,作用無奇,筆墨之行,甚有行迹。今示子之徑,不能備詞。”
   遂取前寫者異松圖呈之。
   叟曰:“肉筆無法,筋骨皆不相轉,異松何之能用?我既教子筆法。”乃資素数幅,命對而寫之。
   叟曰:“爾之手,我之心。吾聞察其言而知其行。子能與吾言咏之乎?”
   謝曰:“乃知教化,聖賢之職也。禄與不禄,而不能去。善惡之迹,感而應之。誘進若此,敢不恭命。”
   因成古松,贊曰:
   不凋不榮,惟彼貞松。
   勢高而險,屈節以恭。
   葉張翠盖,枝盤赤龍。
   下有蔓草,幽陰蒙茸。
   如何得生,勢近雲峰。
   仰其擢干,偃舉千重。
   巍巍溪中,翠暈烟籠。
   奇枝倒挂,徘徊變通。
   下接凡木,和而不同。
   以貴詩賦,君子之風。
   風清非歇,幽音凝空。
   叟嗟異久之,曰:“愿子勤之,可忘筆墨而有真景。吾之所居,即石鼓岩間,所字即石鼓岩子也。”
   曰:“愿從傳之。”
   叟曰:“不必然也。”遂亟辞而去。
   別日訪之而無踪。后習其筆術,嘗重所傳。今進修集,以爲圖畫之軌轍耳。
Views: 563 | Added by: laodie | Tags: 荊浩, 历代画论, 筆法記 | Rating: 0.0/0
Total comments: 0
Name *:
Email *:
Code *: